05
2018

研學活動負責人:
15846566627
15846566627
開放時間:09:00—17:00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更好地弘揚和傳播東北抗聯精神,2019年7月17日,由東方壯歌·東北抗聯體驗式國防教育基地攜手中國網哈爾濱頻道主辦,中國網文藝名家創作中心、東北抗聯歷史研究會、橄欖綠服務隊、韻之聲朗誦藝術團協辦的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壯歌紅色詩文朗誦演唱會 ”“中國網·東方壯歌東北抗聯體驗式國防教育基地合作共建”系列活動在東方壯歌抗聯體驗式國防教育基地隆重舉行。
活動上由東方壯歌·東北抗聯體驗式國防教育基地出資設計制作的******抗聯英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黑龍江省委員會原副主席李敏女士塑像揭幕儀式正式舉行。此舉既是東方壯歌·東北抗聯體驗之國防教育基地向李敏女士致敬,更是他們弘揚偉大的東北抗聯精神繼承和傳播紅色文化的一個重要舉措。
黑龍江省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主任王佩杰、抗聯后代李敏長子陳曉冬、孫女陳晨、東方壯歌·東北抗聯體驗式國防教育基地創始人穆紅衛為李敏女士塑像揭幕。東北抗聯歷史研究會的專家、學者,以及來自哈爾濱、佳木斯等多地的轉業官兵、朗誦藝術家等各界代表共計二百余人參加了揭幕儀式。
揭幕儀式后,東北抗聯歷史研究會、橄欖綠服務隊、韻之聲朗誦藝術團等多家單位獻上集體詩朗誦《詩意中國》、單人詩朗誦《深深地愛著你,我的祖國》、男聲獨唱《大中國》、男聲二重唱《時代號子》,以及震撼人心的情景劇《松花江上》等節目,用多種方式的表達共同呈現了一場紅色文化的精神盛宴,現場掌聲雷動,群情激昂。
現場,中國網哈爾濱頻道與東方壯歌·東北抗聯體驗式國防教育基地戰略合作正式拉開帷幕。這是我省首次媒體與基地攜手共同打造紅色文化傳播新模式、新業態的創新方式,此舉將實現“互聯網加基地”,“融媒體加紅色文化”的新氣象和新經驗。中國網哈爾濱頻道負責人李柏楊告訴我們,中國網作為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局主辦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一直積極參與各類公益事業。此次中國網哈爾濱頻道與東方壯歌強強聯合,共同打造,將為紅色文化傳播注入更加強勁的動力,將充分利用互聯網和融媒體技術,實現紅色基因更好地傳承,以文化宣傳整合營銷的深度和高度,通過高端策劃和多種呈現方式,傳承發揚東北抗聯精神,把紅色文化傳播和熔鑄成黑龍江*********全方面振興的巨大力量。
在合作共建拉開帷幕之際,中國網哈爾濱頻道還授予東方壯歌為“中國網—東方壯歌紅色文化教育傳播基地”和“中國網融媒體聯盟戰略合作單位”。與此同時,東方壯歌東北抗聯體驗式國防教育基地還與雞冠山景區、穆棱市孤榆樹景區聯手打造紅色文化主題旅游業態戰略合作,并進行了簽約。中國網哈爾濱頻道以融媒體中心助力此次合作,將在宣傳、推廣和弘揚紅色文化,打造體驗式紅色文化教育基地方面進行深入的融合,與上述兩家單位一起攜手打造具有特色的文化教育與旅游產業新業態。
東方壯歌·東北抗聯體驗式國防教育基地創始人穆紅衛介紹說,東方壯歌·東北抗聯體驗式國防教育基地以“銘記歷史,勿忘國恥,珍愛和平,開創未來”培養新一代國家棟梁為宗旨,以體驗式教育,真實模擬抗聯戰役情景為教育形式,讓參訓學員在愛國主義、國防意識、體能鍛煉、人生價值觀等綜合能力上得到更好的提升。這次聯手中國網哈爾濱頻道正是本著弘揚東北抗聯文化、凝聚民族力量為己任,穿透歷史,感動當代中國人的心靈;通過14年抗戰表現出的“人民的悲痛、戰士的悲壯、民族的悲憤”,體現東北抗聯軍人的英雄氣節,從而達到對軍人的敬仰!同時要把東方壯歌幾年來積累的經驗和成功探索融入到雞冠山景區,把紅色文化做更好的傳承和弘揚,同時打造新的旅游業態,吸引來自祖國各地的朋友們來雞冠山體會紅色文化,接受紅色教育。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推進軍民融合發展。通過這次戰略合作,雙方將整合資源優勢,舉辦豐富多樣的紅色文化主題活動,使壯歌基地品牌影響力得到巨大提升,更廣泛、更深刻的傳播抗聯精神和紅色文化,將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黑龍江省的全方面*********振興作出新貢獻。
活動結束后,來自社會各界的二百名余干部群眾、轉業官兵、中小學生和藝術家們在哈爾濱東方壯歌東北抗聯體驗式國防教育基地共同吃了一頓意義非凡的“抗聯餐”,旨在為深刻體會抗聯的艱苦歲月,感受烽火硝煙的時代,接受革命傳統教育。
在14年的艱苦斗爭中,楊靖宇、趙一曼、周保中、趙尚志等無數英烈,燃燒生命,奮勇殺敵,始終堅守初心,牢記偉大使命。正是他們對初心的執著守望,對使命的無私奉獻,才鋪就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道路,為我們確立學習榜樣,注入精神力量。本次以窩頭為主食的“抗聯餐”,吃的不僅僅是一頓飯,更是紅色文化的一次深刻教育和精神鐫刻,讓人們從細節深處體會到東北抗聯精神,同時讓人們深刻地懂得抗聯精神是人類獻身正義事業百折不撓的典范,是中華民族威武不屈精神的彪炳彰顯,也是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特別是在新時代,我們更應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學習抗聯精神,把它熔鑄成鼓舞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動力。